漫漫人生百年,悠悠长青乐园;
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
免费接送热线 :
13778179584
当前位置:首页 公益事件
【文化创新与传承】殡葬文化转型中的三种辩证关系发布时间:2021-11-01
我们常说的殡葬文化转型,是指从传统殡葬文化向现代殡葬文化的转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能要比其他领域的文化转型时间更长,道路更曲折,经历更多阻挠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以下三种辩证范畴,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



“自在”与“发展”共存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这是最简洁也是最高层次上对文化涵义的概括。对此,应有几个补充说明。第一,它不是某几个人的生存方式,而是指一个人群的生存方式;第二,它不是一个人群一时的、偶然的生存方式,而是这个群体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第三,它是这个人群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不是与世隔绝、绝对静止的,它总是时刻吸收着新的文化因子,淘汰着某些陈旧的文化因子,总体上维持着平衡但又有活力的状态;第四,它是这个人群长期形成的生存方式,有涵盖外在可见的行为方式和内隐无形的不可见的价值观念两个方面,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只有把人类的生存方式与若干注意要点充分结合,才能对文化的本质有所了解。



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可从多个方面审视。从文化的自在性和超越性来探究其特性是可取的方案之一。首先,从文化的自在性来看,过去了的文化自在构成文化的历史,或称历史文化;现实、现在的文化自在构成现实的文化。


“文化自在”一词说来有些抽象,可它的具体形式却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例如,我们在殡葬活动中的各种传统习俗。到了清明、中元、冬至上坟烧香祭祖,即使清明时节雨纷纷,也不能阻止人们回乡扫墓的匆匆脚步。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文化的初级形态,知识则是比经验更高层次的文化;对祖先长辈的尊崇孝敬之情,对同龄同辈的关怀友爱之情,对晚辈后生的仁慈提携之情,这是人类自在文化的高端表现。

文化的发展性是指人类的生存方式向着更进步、更和谐、更长远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此刻超前刻,此式超前式。文化的超越是自我实现的,确切地说,是人群中某些率先有所察觉、敏悟、感知到新文化的人士成为某种文化的代表,推动文化的超越。这些人不是过去所谓的先知,他们确确实实是某一文化人群中的佼佼者,是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引领者,他们代表着新文化的方向,而后才有新文化的遍地开花。


同样,文化的发展性概念上有些抽象,但结合实际来看,也是为我们所能经常感知到的。例如,某殡仪馆制订了一批新的标准、制度,同时废弃了某些旧的标准制度。过去认为一门式服务、一站式流程无法实现,现在通过殡仪馆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观念,而且重塑了操作流程,实现了这一目标。又如,某墓园推出节地生态葬,将原来的一墓改两墓,一穴改四穴,土地利用效率成倍提高,甚至实现了一墓九穴的高效利用;原来骨灰没有缤纷的色彩,如今生命晶石增添了悦目的色彩,更加符合人们对逝者精彩人生的想象。


从操作层面上看,发展性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总之,殡葬观念的更新,哲学思维的转换,工艺的创新、创意、创造,科学技术的突破,操作程序的改进,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等等,无一不是殡葬文化的发展进步。

虽然“自在”与“自觉”这一对辩证范畴的矛盾对立是普遍存在的,但在文化领域中,这种自在性与自觉性的对立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人们促进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此,殡葬工作者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殡葬文化自在性的特点,以及殡葬文化发展的可能和形式。


殡葬文化的自在性,即历史现实性是显在明确的。既然殡葬文化是自在的、现实的、稳定的、经验性的、习俗性的,就往往在变革方面存在“惰性”。这一点,相对其他行业文化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第一,殡葬文化的自在性是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传承下来的,深入民众心理。第二,这种文化的自在性又是人数极多的大众群体所共有的,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少数人的质疑很难产生大的影响,难以撼动大局。第三,殡葬文化的自在性,既有观念形态的,还因为它是“规范”的,有一整套仪式和程序,为后人遵循坚守。第四,殡葬文化的自在性与“孝道”“仁爱”“慈怜”等积极的文化因素有关。要对殡葬文化的自在性进行否定时,又不能不将其中的积极因子剥离开来。


所以,我们深感殡葬文化自在性对殡葬文化的创新变革产生强大的阻力,又不能不细加分别,不能把洗澡水和婴儿一同倒掉。

再从这对辩证范畴的另一面来说,要始终确立文化的自觉和发展,永远是这一对辩证关系的主要矛盾。因为大多数人虽然可能有守旧的一面,但也向往新的事物,追求更加积极、先进、合理的生存方式,追求更高的价值。这是最能说服并克服守旧心理和保守行为的关键。虽然这两者的矛盾冲突会有一个漫长过程,但总的方向不会变。

近四十年来,我国殡葬文化转型已经迈出的步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大力推行殡葬业的各个方面的创新和殡葬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是满足人民小康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具有哲学意义的长期任务。

“立范”与“失范”同在

殡葬文化具有自在性的一面,自在的殡葬文化长期自在,人们身处其中,习以为常,以致成为传统。长期的自在性文化不断地重复,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单调的感觉,形成感知疲劳,那些传统文化中的缺陷就会日益暴露出来。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改变,科技的创新,更使得文化自在性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发生了动摇。原先人们以那些传统文化为行为准则,视为老祖宗的“规矩”“法度”,文化惯性异常强大,现在转而对之产生疑虑和不信任,出现了认为其“不合时宜”的看法,这就是失范。失范是转型中旧文化冰消雪融现象的结果。失范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一方面取决于旧文化与民众冲突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建立新规范的力度和进度。



殡葬文化的立范是在发展中创造出足以替代传统文化的新形式,通过连续推进而为民众所接受,并成为自觉的行为方式。当人们一提起殡葬文化就自然以此为标准,即新的殡葬文化成为大多数民众的范式。

立范与失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很难用谁先谁后加以限定。有时一个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殡葬事件发生以后,既具有立范意义,又具有失范意义。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立范是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殡葬文化的兴起,失范是指不合时宜的文化吸引力,被人们放弃、剥离,不再具有“魅力”。我们可以通过行业外的例子来说明这对范畴的辩证关系。


当下,上海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这是市政府与有关职能部门酝酿多年并下决心推进的社会事务。让老百姓人人懂得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形成新的文明习惯,这显然是一个立范的过程。管理部门对此可谓殚精竭虑,精密谋划。从学习国外垃圾分类经验,到进行本土民情调查,勤策划,谋布局,抓试点,树典型,先总结经验,再全面铺开。做好物资设施充分准备,激励措施配套跟进,为的是改变老百姓往垃圾袋里随手一扔的文化习俗。这是正上演在我们眼前的一大文化立范过程。这一立范过程的推进,同时也是旧文化的失范过程。立范每进一步,失范也更深一层。待哪一天立范成功,那就意味着,垃圾分类管理已成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个别人还是抱着旧俗不改,恐怕要被人们非议和嘲讽了。

范式具有时代性。这个时代的范式,在下一个时代可能就不是范式,也就是失范。失范是对过去那些所谓范式的否定。只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范式才能延续而不失范。今天的大墓豪碑可能还令某些人向往,殊不知这种文化范式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失范正频频向他们招手。若让子孙后代指着墓碑说:“瞧,这个先人占去了我们多少生存的土地!”墓中躺着的那位先人会不会脸红呢?

“契机”与“危机”相依

任何一个行业的文化转型,往往都会伴随着相对应的文化危机出现。反之,在某种文化危机发生时,又会相应地出现文化转型的萌芽。没有旧文化危机的存在,新文化转型是遥遥无期的。经验表明,人们对文化转型持积极的态度,而对所谓文化危机往往持惊怵的态度,这是由于对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的辩证关系缺乏深刻认知所致。即使部分人对此有些真知灼见,也由于未能充分展开并与大众共享,对文化转型未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殡葬业中,这种情况也明显存在。其实,我们期盼的殡葬业的现代文化转型,与旧的殡葬文化危机的发生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并行不悖。没有旧文化的危机产生,便没有现代殡葬文化转型的实现。道理在于,如果原有的旧文化可以继续生存、繁衍,没有进入危机状态,它又怎么会转型呢?新文化形成、壮大的契机又怎会到来呢?


在一些大城市中的墓葬,尤其是大墓文化,逐渐呈现文化危机,这是由土地资源与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一文化危机有力推动了现代殡葬文明进步和文化转型。于是节地生态葬日益风行,殡葬文化转型的契机到来了。

有些人忌讳旧的传统文化陷于危机,这可能是出于对文化危机的误解,把文化危机同社会中经常发生的危机事件混为一谈了。灾祸、事故等危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各个组织还分别制定了各类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这类危机事件理所当然地被人们忌讳和警觉,但这与我们所讨论的文化转型中的危机大不相同。殡葬文化转型中的文化危机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这种文化危机不是一时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件,而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价值取向的改变、转换与调适。他们放弃了某种过时的价值取向,树立了新观念,采取了新判断。那么对于原有的生存方式来说,就是文化危机。

二是这种文化危机的形成和发生是渐进的,与上述灾祸事故的骤然发生不同。拥抱新价值观的人日益增多,守旧者日益稀落,旧的生存方式便归于历史陈迹。

三是文化危机发生的过程,始终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观念碰撞,经常还会发生此进彼退、此消彼长的拉锯状态,但不能改变守旧文化被新文化替代的规律。

四是文化危机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又可能是人为自觉推进的进程。自然历史进程是难以受人为控制的,而人为推进的进程却可以在控制之下发生,指向预定目标。

殡葬行业正发生着此涨彼落的文化转型。葬式改革是殡葬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是殡葬文化转型发展的重头戏。其要点是以节地生态葬替代传统葬式。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推行火葬以来,就开启了现代殡葬文化转型的漫漫征途。80年代以后,我国又开启了以兴建新型公墓、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祭祀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至本世纪初,殡葬业的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强化。直至2014年全国第四次殡葬工作会议之后,政府宣布:“传统上以墓穴式安葬为主要特征的公墓……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过渡方式”,迫使殡葬业加速现代转型。

从另一方面看,国家给墓地占有量划定红线,标志着墓地资源日益枯竭,也就使得传统墓葬陷入了文化危机。墓葬这种过时的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丧葬理念和殡葬方式理当转型,这种文化危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必为这样的文化危机大惊小怪、扼腕叹息。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人类社会和殡葬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这次所谓的“文化危机”。古语有云:“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路就是殡葬文化转型。

近二十年来,上海创造了许多少占地甚至不占地的新型节地葬式,这是自觉自为的殡葬文化转型过程,也是殡葬文化危机推动产生的效应。试想,如果墓地资源源源不断保障供应,能有今天殡葬业的集约化发展吗?能有今天节地生态葬式的多彩呈现吗?从这个角度看是文化危机,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文化转型的大好机遇。可见,在契机中包含着危机,在危机中存在着契机。



识别上图二维码,关注我们,分享不一样的文化信息!

如有购买绵阳墓地、绵阳公墓的需求,欢迎您来电详询:13778179584(微信同号)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一对一的购买墓地方面的全方位信息,帮助挑选出符合需求的陵园墓地!